时间:2023/12/1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白癜风专家郑华国 https://m.39.net/pf/a_4402684.html

当然一个字(词)被造出来之后,它的词义是否就从此固定不变了?显然不大可能。

古代词语的意义在数千年的社会变迁中变化巨大。虽然在现代词汇中,有一些词的意义直到今天仍然是几千年前的意义,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。如“大”、“小”、“木”、“笑”、“凤凰”、“参差(cēncī)”、“窈窕(yǎotiǎo)”等基本词汇,它们是词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前人的语言由此可以为今人理解,体现了语言继承性、稳固性。不过,更多的词,既遵循语言的继承性,又随时而变,不断地有“今义”在“古义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。

古今差异大

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,有的词义义不断丰富,有的词义逐渐消失,有的词义则发生了“转移”。

“花”原来指植物的花朵,后来扩大为会开花的植物(如“种花”),再引申为“像花的东西”(如“灯花”、“浪花”、“烟花”),又由花儿的美丽引申出“漂亮的”、“美丽的”,乃至“花俏的”之意(如“花衣”、“花活”,呃——还有“花姑娘”也算),还有引申为动词“开花”、“绽放”(“未花时采。”——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),再进一步引申到“花钱”,这“花”相当于“使”、“用”的意思了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花”的这些义项都依然被使用着——这是在使用过程中词义不断丰富并沿用下来的例子。

quot;花quot;的含义演变

“春华(花)秋实”是什么意思?

从古到今,随着词义不断变化,一个词的古今义项有的不完全相同,有的则是完全不同了。

如“骤”,古今都有“急速”之意,但在古代汉语中,主要用来表示“屡次”的意思,《楚辞·九歌·湘夫人》:“时不可兮骤得,聊逍遥兮容与。”《吕氏春秋·适威》:“骤战而骤胜。”故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云:“今之‘骤’为暴疾之词,古则为屡然之词。凡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言‘骤’者,皆与‘屡’同义。”而现代汉语主要用来表示“骤然”、“突然”的意思。“国”,古今都有“国家”的意思,而古代还有“首都”、“国都”的意思,现代汉语中“国”就无“都城”之意了。“色”与“国”类似,古今都有“女色”的意思。而古代还有“脸色”、“表情”的意思,现代汉语中“色”已无此意。这两个字可以视为在使用过程中词的义项逐渐分化,而使古今义不完全相同的例子。

古今大不同

“鲜美”的古意是:鲜艳美丽(“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”——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),现代意思是:新鲜美味,古今意义也完全不同了。又如《左传·桓公三年》:“凡公女嫁于敌国。”“敌国”是指“与我地位相匹配的国家”,并不是“与我国为仇敌的国家”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: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。”“行李”是指外交使节,并不是人们出行时所携带的衣物铺盖。《尔雅》:“凫,雁丑也。”“丑”是“类”的意思,是说凫是雁的一类。若曾把“凫,雁丑也。”理解为凫是丑陋的雁,词义就理解错了。这些都是古今词义完全不同的例子。

千年之间,词义不断演变,其原因、过程都极为复杂,那词义的演变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循?

答案是,有。细心的同学,仔细回顾上文列举的词语的义项演化过程,不难发现,新义项总是与原有的义项相关的,也就是“今义”总是从“古义”中引申出来的——词义的发展变化是“由此及彼”的联想引申的过程,总是从原有的义项引申出与原义相关联的新义项(这也是文言文中“词类活用”的内在规律)。

比如“明”,本是会意字,指太阳(月亮)照亮空间,取“明亮”、“照亮”之意,《说文解字》曰:“明,照也。”——它可以如何引申?以下面的句子为例,我们可以试着辨析“明”的不同意义并理清词义的引申过程:

在天者/莫明于日月。——《荀子·天论》明星/荧荧,开/妆镜也。——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而况/于明哲乎。——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明/足以察秋毫之末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左丘/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。——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明日/徐公来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相逢不用/忙归去,明日黄花蝶也愁。——苏轼《九日和王巩》寡人/不肖,未尝得闻明教。——《战国策·魏策》

首先,由“光线明亮”容易联想到看东西“看得清楚”,由看东西“看得清楚”再联想到看事物“看得明白”,这样的人就可谓“明达”、“明智”了。另外,由“看”自然与“视力”相关,“耳聪目明”中的“明”就是用来修饰“目”的。还有,日月照临一次就是一天,天再亮就是新的一天了,所以“明”引申出“第二天”乃至“第二年”的意思。“明”的词义引申过程图可供大家参考:

对照“花”的词义变化过程,大家可以大体感知词义引申的规律。

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别是我们理解古文最大的障碍之一。学习文言文,当然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。王力先生在《古代汉语》中强调:在异同的问题上,难处不在同,而在异;不在“迥别”,而在“微殊”。所以我们要在古今词义的细节差异上多下功夫。但是,在下苦功识记词义时,如果能运用词义引申的规律理清词义的变化过程,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识记词义,还能加深我们对相关词义的理解。

不同的生活带来不同的词义

总体来说,词义的演变还是按照事物之间的关联(相关性)通过联想引申开来的。理解这一原则,我们就不会盲目地去以“今意”去解释“古文”,那样当然容易产生误读,甚至读不通。词语的古今意义之间必然有联系,只是有些联系是比较明显的,有些联系却很隐晦——这是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积累并且认真分析的。

最后,列举五种词义演变的情形,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加深对词义联想引申规律的认识:

第一、词义扩大,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大。例如:“诗”,在春秋时专指《诗经》,《论语·为政》:“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思无邪。”;后来有了各种古诗,“诗”的含义随之扩大;现代诗进入我国后,“诗”就泛指古今中外各种诗歌了。相似的字还有“江”、“河”,本是专指长江、黄河。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,”“河内”指黄河北岸,今河南沁阳一带;“河东”指黄河以东,今山西西南部。汉代以前,“河”的常用义特指黄河。后来泛指一般河流。把一条河的名称扩大成为一般河流名称,由专称变为通称,今义把古义的范围扩大了。后来由特指的长江、黄河引申指一般河流,由个别到一般,词义的范围扩大。原来的专有名词“江”、“河”后来加上形容词表示,成为“长江”、“黄河”。

“秦氏有好女,自名为罗敷。”这“好”女到底是指形貌,还是品德?抑或兼而有之?

第二、词义缩小,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小。例如:“金”,先秦泛指各种金属,尤其常指铜。《左传·僖公十八年》:“郑伯始朝楚,楚子赐之金。既而悔之,与之盟日:‘无以铸兵。’故以铸三钟。”这里记载楚王赏给郑国的“金”,显然应是“铜”而非“黄金”,因为那时铸兵器、铸钟鼎都用铜。楚王担心赏赐给郑国的铜会用来制造武器,所以与郑盟誓。甲骨文中还未发现“金”字,金文中有了“金”、“铜”,但没有“银”、“铁”;到了春秋时期,“铁”、“锡”、“银”等都出现以后,“金”就逐渐地专指“黄金”了,如《史记·文帝本纪》:“不得以金、银、铜、锡为饰。”“金”词义范围逐渐缩小。再如“床”在古代兼指坐具和卧具。《说文》:“床,安身之坐者”,段玉裁改之为“安身之几坐也。”《木兰诗》:“开我东阁门,坐我西阁床。”都是指坐具,现在的“床”,常指卧具,应用范围缩小了。

“床前明月光”,李白到底是在什么“床”前看到明月光,就成了小学课本中的一大谜团。

第三、词义转移,词义反映的内容,由一种事物转移到另一种事物,两者之间可能有关联却未必有类属的关系。例如“穷”,最初是指身体受困,不自由,这个意项已经在时光中磨灭不用了。《说文解字》将“穷”解释为“极也”,以此为本义,则是“尽”、“尽头”的意思了,引申为苦难或是走投无路;用作动词,则是“走到尽头”。今天在古时流传下来的成语中仍然可见,如“日暮途穷”、“山穷水尽”、“穷寇莫追”等。后来“穷”引申为“贫乏”,成为“贫”的同义词,词义就转移了。古代“穷”和“贫”是有分别的,“贫”和“富”相对,“穷”和“通”对举。后来,“穷尽”之义少用了,只残存于成语之中。又如“兵”本泛指各种兵器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斩木为兵。揭竿为旗。”成语“短兵相接”之“兵”,都指兵器,今义是指士兵、战士,由“兵器”转移到“持兵器的人”,就是词义转移,转移到附近的事物上去了。

quot;穷quot;的含义演变

第四、词义所蕴含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,褒贬(bāobiǎn)色彩不同。由于风尚习俗和社会生活的变迁,使人们对事物的爱憎与好恶评价发生变化,从而影响词义褒贬更替。例如“爪牙(zhǎoyá)”,古代是指武将、猛士,是个褒义词。《汉书·李广传》:“将军者,国之爪牙也。”“爪牙”的今义是指帮凶、走狗,成为贬义词了。“复辟”古代是指“恢复君位”,是个褒义词,现在是指“反动势力的复活”,成为贬义词了。“锻炼”,古代是指“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”,是个贬义词,现在指“体力的锻炼”、“脑力的锻炼”,“锻炼”成为褒义词了。“谤”,古代是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,是个中性词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厉王虐,国人谤王。”“谤”的今义是指“诽谤”、“造谣中伤”,成为贬义词了。“贿”,古代有“赠送财物”的意思,是个中性词。《左传·宣公九年》:“孟献子聘于周,王以为有礼,厚贿之。”“贿”的今义是指“贿赂(huìlù)”,即“用财物收买”的意思,也成为贬义词了。

第五、词义虚化。古代实词多,虚词少。古今汉语的虚词,绝大多数是从实词演变而来的。如“乎”字,《说文》:“乎,语之余也。从兮,象声上越扬之形也。”已经不取“乎”最初的本义:吹出气息,发出声音,而是将其当作语助词。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?”其中“乎”就相当于今天的“吗”,是语气助词了。类似的还有“之”、“相”等。《诗》曰:“相鼠有皮。”“相”的本义是仔细看,观察,引申为“辅助”,再引申为“互相”,再转化为无实际意义的词。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相君之面,不可封侯,又危不安。”(观察)。而到了《指南录后序》:“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。”(互相)“互相”之义很弱,又逐变为没有实在意义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誓不相隔卿,且暂归家去。”《失街亭》:“再拨一员上将,相助你去。”“相隔”、“相助”后面都带上了宾语,这样的“相”变成了没有实际意义的词。

乎quot;的含义演变

在上述词义演变的五种情况中,“词义的扩大”(义项增多)是主要的,它使词的意义越来越准确、精密,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化、细化的必然结果。注意词义的演变和新旧词义之间的关系,理解词义联想引申的规律,可以使我们对词义有更深刻、更全面的了解,从而在阅读作品时,对于某些不止一个意义的某些词,也就不至于用今义代替古义而产生误解。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huaiyinzx.com/hyxtq/16769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